联系人:孙经理
手 机:18653459381
电 话:400 178 6369
地 址: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西外环南
首汇丰物流公司北200米路东
(山东分公司)
地 址: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顺乐街329-1号
银川撒肥车竖式绞龙撒粪机 2FGH系列双竖绞龙撒粪机,用于抛撒各种干湿粪肥,特别是含水量大的黏湿粪肥和大块粪肥。可使抛撒肥料被充分破碎、均匀抛撒,具有较好的粉碎及撒布效果。该大型撒粪车由拖拉机牵引带动,撒粪机肥料输送系统直接采用拖拉机液压输出动力驱动,带动车厢内部的输送链自动把肥料向后输送,肥料输送快慢可调节;肥料抛撒系统由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驱动,通过高速旋转的双竖螺旋绞龙装置将肥料打碎并均匀抛撒出去,施肥量可调节。该新疆用撒粪车适用于大型农场、牧场、草地等地的粪肥、有机肥抛撒作业,可实现大规模统一、高效施肥作业,降低劳动强度,提高施肥效率,节省成本,实现各种经济效益。 银川撒肥车产品特点 1. 双竖螺旋绞龙装置,由进口品质三联体传动齿轮箱驱动,性能稳定,可靠性强,针对黏湿粪肥、大块粪肥粉碎撒布效果好。 2. 精密调速阀设计,肥料输送链速度快慢可调,满足不同撒播需求。 3. 大通量出肥闸门设计,使用过程中出肥顺畅无堵塞,并可根据使用需求控制出肥量;配备绞龙防护罩,提高安全防护。 4. 肥料输送链等部件增加安全防护装置与防反转功能,避免人为及外力因素造成损坏。 5. 肥料输送链条、刮板等均采用重型结构设计,可靠性能进一步提高。 6. 车底配备弹簧钢板减震系统,适应恶劣地况施肥作业,安全系数高。
目前,许多农户只懂得尿素、碳铵等化学肥料若保管和使用不当,会造成养分的大量损失,而忽视农村中最大肥源农家肥的积肥、造肥,致使大量农家肥养分损失严重。例如,有些农户的牲畜棚破旧漏雨,圈坑渗水漏肥,有些将出栏粪往院内一堆任其风吹、日晒、雨淋,这样粪尿中的氮素变成气体挥发了,可溶解的养分随水渗漏流失了,造成粪肥低劣。据测定,牲畜尿若不及时垫土圈沤,单存半月氮素损失可高达96%。因此,如何防止农家肥养分损失,应引起大家高度重视。减少家畜粪尿养分流失的方法改善栏圈,做到不漏水、不漏肥,便于起垫圈;栏圈地面适当垫土,粪尿与土之比以1∶3~4为宜,做到勤起勤垫,每日或隔日起圈1次;出栏的粪尿如果暂时不用,应立即堆起外围用泥封严,以保肥效。
在罗马时代,农民就发现在前作为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,其产量有所提高,因此,就注意到细菌能增富农业土壤中的营养。直至19世纪,德国的苜蓿种植者和美国的一些大豆种植者,他们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,转移接种至新的农田,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。1838年,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(J.B.Boussingault)发现了豆科植物能固定氮。并于1843年建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,对各种轮作制中作物产量和成分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分析。1886-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尔里格尔(H.Hellriegal)在砂培条件下证明,豆科植物只有形成根瘤菌才能固定大气中的氮。1888年荷兰学者贝叶林克(M.W.Beijerinck)分离了根瘤菌,这是微生物肥料方面的突破。现已明确那是根瘤菌的作用。这些细菌的发现,促使了第一家美国公司纳特尔公司于1898年生产和销售了土壤细菌接种剂。自此以后,就有诸多的细菌制剂用于土壤和农作物种子的拌种和包衣。
针对国内变量施肥机作业幅宽小,变量缺乏的问题,该文应用变量施肥技术,设计了一种基于处方图的链条输送式变量施肥抛撒机。通过分析肥料颗粒在撒肥盘上的运动和受力,建立了肥料颗粒在脱离撒肥机圆盘过程中的运动方程,设计并确定了变量抛撒控制系统、肥箱、肥门自动开启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参数。并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和抛撒均匀性的试验,结果表明:链条输送式变量施肥抛撒机变量效果较好,且具有较好的抛撒均匀性,在拖拉机速度1.5 m/s,实际施肥量与预置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.53%;拖拉机速度2 m/s,目标施肥量225 kg/hm2,抛撒幅宽设定30 m,有效幅宽抛撒变异系数为14.90%,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要求。
1.有机肥养分不均衡,氮磷钾含量偏低,且在土壤中分解较慢,虽然养分种类较多,但比不上养分单一的化肥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的需要。在施用有机肥时应根据作物对养分的要求配施化肥,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,取长补短,发挥各自的优势,在数量和时间上满足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。即使生产绿色食品的农田也要配施适量矿物肥,并在作物生长期间配合喷施海精灵(生物刺激剂)优质叶面肥,保证作物营养需求。2.有机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,以免造成氨的挥发,降低有机肥养分含量。有机肥含有较多的有机物,也不宜与硝态氮肥混用。3.不要过量使用有机肥。过量使用有机肥会导致以下情况发生:烧苗、致使土壤中磷、钾等养分大量集聚,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;土壤中硝酸根离子集聚,致使作物硝酸根盐超标,土壤溶液浓度高,不利于根系吸水。
众所周知,中国占世界耕地的7%,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%,7%应对22%,付出的代价则是土壤的过度耗竭。我们更需要健康、肥沃的土壤用于可持续的植物生产,更需要解决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来保驾动物的可持续生产。面对环境保护、可持续动植物生产加之国家政策的引导,大家的目光更多地汇聚在了商品有机(类)肥料产业,并且坚信它正在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兴肥料产业。 中国每年会有6000万吨养分的农业有机废弃物产生,如果全部还田,至少能节省大约50%的化肥,减少化肥使用,增加有机肥料,也源于为降低土壤所承受的压力。我们国家的耕地质量形势不容乐观,土壤养分转化慢、污染物积累、作物土传病害频发成为了影响耕地质量的三大障碍,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壤生物功能在下降。研究发现,调控(根际)土壤微生物区系对作物高产和安全生产能够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就是说微生物对培肥土壤、对作物高产的作用不可估量。问题是如何来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,帮助我们同时实现当季作物高产优质、又能持续保育土壤的双重目标。——沈其荣